血液透析如何选择透析液钙离子浓度?

2025-02-27



在血液透析治疗时,有三种不同钙浓度的透析液配方可供选择,分别是:1.25、1.5、1.75 mmol/L。不同钙浓度的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何影响?临床应用中该如何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透析液中钙离子的作用及其选择策略。




钙离子浓度对血透患者的影响


谈到钙离子对血透患者的影响,不得不提到“钙磷平衡”这一概念。钙磷平衡是指正常情况下,每日钙和磷的摄入量与排泄量取得动态平衡,也就是血钙和血磷浓度相对稳定。血钙和血磷浓度受到甲状旁腺素、活性维生素D和降钙素三种激素调节。正常状态下,三种激素协同调节钙磷平衡。

当肾脏受损,合成活性维生素D受阻,为维持钙磷平衡,甲状旁腺会分泌更多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通过增加骨组织钙的释放、肾内钙的重吸收和磷的排泄,促进血钙浓度升高、血磷浓度降低。长期过度刺激甲状旁腺会引起这种代偿调节逐渐失效,导致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失控,形成恶性循环。[1-2]

生理调节过程中,机体对血钙浓度波动十分敏感,因此,钙离子浓度过高/过低都有可能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图1):钙离子浓度过高,会导致高血压、高钙血症、钙磷代谢紊乱等问题,进而可能引发血管钙化、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钙离子浓度过低,会刺激甲状旁腺激素的过度分泌,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进而加速骨组织中钙元素释放进入血清,造成骨质疏松、肾性骨病。[3]

图1 肾脏功能受损后对透析患者的影响。PTH:甲状旁腺激素。




血液透析时如何选择透析液钙离子浓度


基于上述结论,血液中钙离子的浓度必须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生理范围内。血液透析治疗时,可以通过选择不同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调节患者体内的血钙水平。为维持血透患者血钙水平的长期平衡,透析液钙离子浓度还需要根据患者钙磷代谢状态、骨病类型及药物治疗方案等进行动态调整。[4]


血钙水平

透析前血钙正常、轻度降低或在正常值低限的患者:建议使用标准钙浓度(1.5 mmol/L)的透析液,适度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同时避免高钙血症与血管钙化的风险,有助于保持钙平衡的长期稳定。

高钙血症:建议选择低钙透析液(1.25 mmol/L)减少钙摄入,预防血管钙化;

低钙血症:建议选择高钙透析液(1.75 mmol/L)补充血清钙,避免肌肉痉挛或心率失常。

血磷水平

高磷血症:需控制饮食、服用降磷药物(磷结合剂),同时建议选择钙透析液(1.25 mmol/L),避免钙磷乘积过高引起肾性骨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甲状旁腺激素过高:建议选择高钙透析液(1.75 mmol/L)抑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避免肾性骨病;

甲状旁腺激素过低:建议选择低钙透析液(1.25 mmol/L)刺激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避免甲状旁腺过度抑制。

药物影响

含钙的磷结合剂(如碳酸钙):长期服用建议选择低钙透析液(1.25 mmol/L)避免钙超负荷;

不含钙的磷结合剂(如司维拉姆):若血钙偏低,建议选择高钙透析液(1.75 mmol/L);

拟钙剂(如西那卡塞):可能降低血钙,需要监测是否需要调整透析液钙浓度;

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如骨化三醇):可能升高血钙,建议选择低钙透析液(1.25 mmol/L)避免钙超负荷。




总结


透析液钙离子浓度的选择是透析治疗过程中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患者钙磷代谢和长期预后。通过综合考虑血清钙水平、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药物使用情况及心血管状况,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透析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定期监测和动态调整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左力. 血液透析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透析液钙离子浓度[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4,23(6):543-544.

[2] 曹艳飞,麦建玲.不同钙离子浓度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20(17):2130-2131.

[3] 何媛芳.不同透析液钙浓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及钙磷代谢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09):1216-1218.

[4] 徐斌. 血液透析钙离子浓度的选择策略[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2014,23(06):546-547.



微信号|雪净血液灌流器

网址|http://www.kbmed.cn/